
對大多數人而言,放射治療是全新的體驗。對放射治療的了解也許只在「用輻射殺滅癌症」。當病友第一次經歷正式的放射治療,在五感上都有不同的感覺。這次,就讓我們從一起來了解放射治療會如何影響這五種感覺吧。
五感之一 — 視覺
放射治療室中最引人注目的,莫過於那巨大的直線加速器(linac)。Linac足足有2至3人高,第一次見的話,吃驚也不足為奇。
你亦會見到黑色的治療床,上面放著固定器。那些固定器就是與模擬掃描中的相同。治療開始前,放射治療師都會先確定病人的固定器正確無誤,而病人可以充分地躺在其中,才會開始擺位。
治療室中是明亮的。不過,當擺位開始後,治療師會先關閉或較暗燈光。這是為了讓對位用的雷射線更為明顯。雷射線不是高能量的輻射,而是提供了筆直的線作參考,讓治療師可以把病人與雷射線並列,提升治療準確度。
雷射線或是綠色,或是紅色。顏色並不重要。它會在牆的兩側及天花板射出。所以,如果剛好照到你的眼睛,建議你閉上雙眼,不要直視就可以了。
在正常情況下,當治療擺位完成後,燈光會重新開啟。你將會在明亮的環境中接受治療。
在治療過程中,直線加速器的頂部,也就是體積最大的部分,俗稱機頭,會移動到不同位置。一般而言,機頭會移到不同角度,然後停定,釋放輻射,再移動到另一位置,停定,再釋放輻射。
如果採用弧形調控治療(VMAT),機頭會一邊移動,同時釋放輻射。有時機頭會移動到背部位置,也就是治療床下,那是你看不到的位置,但仍會有輻射釋放出來。
病友雙眼不必追蹤機頭,只需望著天花板,或是閉上眼睛即可。
五感之二 — 觸覺
不同癌症病友進行放射治療時,觸覺變化都不同。
頭頸部病人需要戴上面罩,以牢牢固定頭部位置。面罩或會緊緊壓住臉部皮膚上,這自然會不太舒服。不過為了治療準確,辛苦一會兒也是值得的。
其他部位的治療或會用到特製的真空袋。雖然貼合病人身體,但始終抽了直空後變硬,病人躺在上面,也不會太舒服。同樣地,為了輻射線不會聚焦在錯誤地方,病友亦要躺平不動。
另外,幾乎每位病人身上都會有一個個小點,叫做紋點。這是在電腦模擬掃描中所做的。到了治療時,放射治療師會用水筆圈起紋點,更會借助雷射線,重新為病人畫出已掉色的線,作對位之用。雖說水筆畫在身上或許帶來痕癢感覺,尤其在腋下位置,但病友都不要動。如果亂動,或是線畫歪了,或是位置不同了,都需要花費更多時間,以作修正。這只會拖慢整體治療過程。
而正式治療期間,也就是輻射釋放出來的時候,病人反而不會有任何感覺。因為皮膚或其他身體器官都不能感受到輻射的到來。所以,治療開始時,病人不需要太緊張,只需要保持身體不要動就好了。
五感之三– 聽覺
聽覺的變化誰要來自放射治療師對話及機械操作時發出的聲音。
為了確應身分,治療師會再三核對病人的姓名及身分證號碼,以肯定治療正確病人。所以病友也要認真看待過這過程,不要嫌麻煩。
另外,在對位過程中,治療師亦會互相溝通。一般而言,擺位及對位工作會由兩位治療師合作,各自負責左右邊的位置。因為一人只可以看到一邊的位置,所以兩位治療師會互相溝通。在這時,如果治療師需要病人配合移動身體,會主動提出。反之,病人只需躺平不要動,也不用理會他們的交談內容。
機器的聲音來自治療床及直線加速器。治療床可以上下、左右及前後移動,而機頭只會圍繞病友身體轉動。兩者移動時都會發出聲音,但都是安全的,不會撞到病友。因此,就算有任何機械聲音發出,病友都不用在意,最重要仍是不要移動身體。
五感之四 — 嗅覺
放射治療室中的氣味,比起一般病房更為輕微。至多,當上一個病人是住院病人,或令治療床帶來污漬,放射治療師會使用消毒酒精紙,徹底清潔房間。因此,病人或會嗅到一些消毒藥水的味道。畢竟在醫院中,消毒藥水的味道隨處都是。相比之下,放射治療室的味道算是較難察覺。
五感之五 — 味覺
Source: Klarity Medical klaritymedical.com
大部分的病人都不會在放射治療中有任何味覺上的轉變。惟獨有些接受頭頸部放射治療的病人,需要使用壓舌棒(Tongue depressor, TD)時,或許有點味覺變化。TD通常由醫用膠蠟所製成。模型室師傅或放射治療師會把膠蠟放到病人嘴內,確保病人的舌頭被膠蠟壓下,加上病人會輕咬在膠蠟上,形成牙印。待膠蠟冷卻後變硬,就成為了TD。
當TD放進口中時,接觸到舌頭時,或許會有少許膠味,不過也是非常輕微的味道。
結語
開始放射治療前一刻,病友都會像考試的學生一樣,緊張非常。可能很小的事,都會刺激到病人。而五感是人體接收到最直接的刺激。希望透過分享這五種感覺的來源,令病友知道,放射治療沒有甚麼值得害怕,因而也不需要緊張太多。當然,上述的五宮感受因人而異。如果可以,希望大家永遠都不用親身去感受其中。